术语 《佛学大辞典》查询
条目 |
解释 |
详细 |
---|---|---|
发遣 |
劝人而遣之于他处也。 |
|
发露 |
发露所犯之罪而无所隐也。四教仪曰:“一切… |
|
发饿鬼心 |
十种发心之一。众生刹那刹那起名利之心,作… |
|
取 |
取著所对之境界谓之取。爱之异名也。又为烦… |
|
取与 |
取果与果也。为果之种曰取果,正与彼力而生… |
|
取支 |
十二支之一。 |
|
取果 |
【参见: 】与【参见: 】 |
|
取相 |
取执事理之相之妄惑也。四教仪集注中一曰:… |
|
取相忏 |
三种悔法之一。 |
|
取结 |
取与结皆为烦恼之异名。烦恼能取生死故曰取… |
|
取著 |
取所对之法贪著而不离也。涅槃经十七曰:“… |
|
取蕴 |
取为烦恼之异名,由烦恼而生蕴,由五蕴而生… |
|
受 |
梵名Veda%na%,领纳所触之境之心所… |
|
受业师 |
得度后受教之师,名受业师,又曰亲教师。释… |
|
受乐无染愿 |
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。 |
|
受体随行 |
谓比丘受戒体后而随处修行也。【参见: 受… |
|
受假虚实观 |
三假观之一。 |
|
受具 |
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。行事钞上三之一… |
|
受决 |
同受记。谓受决定之记别也。 |
|
受别 |
【参见: 受记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