术语 《佛学大辞典》查询
条目 |
解释 |
详细 |
---|---|---|
怜愍 |
谓矜恤也。汉书,哀夫老眊孤寡鳏独,或匮于… |
|
思 |
心所法名,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。唯… |
|
思假 |
思惑也。思惑之体,虚妄无实,故云思假。止… |
|
思已业 |
于心中分别思惟之思业而现行为言语之谓也。 |
|
思惑 |
新云修惑,旧云思惑,爱惑,假惑。三乘之圣… |
|
思惟 |
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。无量寿经上曰:“… |
|
思惟如意足 |
四如意足之一。 |
|
思惟手 |
五手之一,如如意轮观音右手当其颊,标思惟… |
|
思慧 |
三慧之一。思惟自理而得之智慧也。于定散之… |
|
思量 |
思虑量度事理也。法华经方便品曰:“是法非… |
|
思量能变识 |
第七识也。 |
|
思量识 |
三能变识第二之名。【参见: 三能变】 |
|
思食 |
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,于可意境而生希望,意… |
|
急急如律令 |
本是汉朝官符所用者。后巫者以为咒语。演密… |
|
急施衣 |
安居竟所施之三衣,施主有事故,不得待竟日… |
|
性 |
体之义,因之义,不改之义也。唯识述记一本… |
|
性佛 |
法性佛也。三身中之法身也。显密不同颂曰:… |
|
性具 |
又曰体具,理具。谓本觉之性,具菩萨界以下… |
|
性净解脱 |
二解脱之一。 |
|
性分 |
诸法差别之自性也。止观五曰:“界名界别,… |